数字法治建设新引擎:区块链司法应用
在数字经济蒸蒸日上的当下,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呈现崛起之势。区块链司法应用作为数字法治建设领域的新兴力量,逐步成为推进法治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司法领域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建立起了数据采集、存储、交易、安全等一系列区块链司法应用场景,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已从“互联网+司法”向“区块链+司法”发展,区块链司法应用在审判流程、庭审活动、执行信息、裁判文书等环节的应用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为更好地发挥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优势,应一直在优化完善区块链司法应用顶层设计,为其深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区块链司法应用是保障司法参与者权益的有效法宝。在数字化的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资产价值得到普遍认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以去中心化方式实现数据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可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且不可篡改。与传统的中心化数据库相比,区块链技术呈现出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其本质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当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司法领域时,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证据采集、证据保存等传统司法难题,使法官在证据收集与审查方面更高效、便捷。相较于传统诉讼模式下 “先立案后取证” 的方式,区块链司法应用具有 “即收即存即审即判” 的独特属性,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为司法部门提供服务。在传统诉讼模式下,当事人主要是通过纸质证据材料来完成诉讼程序。然而,在电子数据成为法定证据形式后,传统纸质证据材料的被使用数量有所降低。区块链技术在司法电子数据取证与证据保存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具备天然加密保护机制,其与传统存储方式相比,能够切实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结构记录数据信息,并在多个节点上同步保存记录内容。这种结构不但能够有很大成效避免传统存储方式中存在的篡改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安全存储。例如: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 “天平链” 电子证据平台,吸纳了司法机构、行业组织等节点共建,吸引众多应用单位接入。“天平链” 一方面能够对当事人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诉讼文件和证据进行存证,防止篡改,保障诉讼安全;另一方面能对进行过 “天平链” 存证的诉讼证据做验证,解决当事人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天平链” 已协助验证跨链存证数据 2468 条,涉及案件 512 件,经庭审质证,无一当事人对区块链上存证、认证的证据真实性提出异议,应用效果良好。
区块链司法应用是增强司法证据证明力的关键一环。与传统证据相比,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子数据的证明力。传统证据的证明力主要基于单次交易形成的电子证据认定系统,然而这种单一的认定方式有几率存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不足。在传统司法领域中,当事人通常会通过司法鉴别判定来确定电子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但由于鉴定周期长、费用高,且检验判定的结论不够权威等原因,导致当事人举证难度较大。而在区块链技术下形成的电子数据认证系统中,当事人能够最终靠多种方式来进行司法鉴别判定和区块链存证。在法院认定证据效力时,只需要比对认证系统中的电子数据与证据原件是否一致,即可确定其线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发的区块链司法鉴定存证核验平台正式选入了中国法制日报社的《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经验汇编》,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据、证据档案存储的不可篡改性,从而使司法检验判定的过程更加公正、透明,保障了司法证据的证明力和有效性。
区块链司法应用是提高司法效率的重要抓手。在传统司法范畴内,“人案矛盾” 始终是阻碍司法效率提升的重要的条件。于传统司法流程中,法官需逐一详阅纸质卷宗或人工统计当事人提交的各类材料,以明确案件事实与证据状况。此方式不仅耗费时间与精力,且易产生主观错误判断、不慎漏判等问题。然而,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电子证据认证系统中,当事人仅需提交一份电子数据认证申请表,就可以完成申请流程。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通过线上庭审审理了一起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主审法官在庭上对原告所提交的区块链存证证据进行当庭核查和验证,最终通过区块链技术确认了原告所提交的区块链存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就结束审理并当庭完成了宣判,区块链技术对司法效率的提升效果可见一斑。此外,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中,利用区块链技术成功解决了案件难点。承办检察官在确定矿区原始面积和非法采矿前后对比情况时遇到难题,后委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运用区块链和卫星遥感技术调取案发前半年内矿区卫星图片,生成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情况报告。最终电子证据被法院采纳,被告人被判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费和承担环境修复费用,此案也被录入公益诉讼信息数据库,成为以后办案的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提出,推进人民法院电子卷宗、电子档案、司法统计报表等司法数据上链存储,推动执行案件等数据和操作上链存证,推动人民法院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执在司法区块链平台统一存储,以保障司法数据安全、操作合规。这一举措不仅仅可以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工作效率,还显著改善了司法透明度,增强司法公信力。人民法院能够借助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实现证据的快速认证与处理,有效规避了传统方式的诸多弊端,为司法效率的提升开辟了新路径,使司法工作能更高效、精准地开展,进而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区块链司法应用是促进跨机构协作的优良介质。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积极广泛应用,在司法实践与金融场景中的融合应用也进一步加速,目前主要应用于跨境支付交易记录、供应链金融证据、仓单管控对照等业务。在跨境支付方面,区块链分布式记账与跨境支付场景天然契合,在分布式处理的同时为所有参与方提供统一的业务账本和视图,将原有的逐个节点确认传递的汇款模式转变为业务节点实时同步并行确认,降低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对账成本,为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全透明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依凭区块链技术特性,可实现将核心企业的信用穿透流转至末端 N 级供应商与金融机构,各级供应商共享信用价值,获得高效融资服务,监管完整产业链的成本与风险将大大降低。在仓单管控方面,将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相结合,实现仓单与实物资产精准锚定,打造基于联盟链的金融级标准化资产管理系统,为金融机构的动产融资业务营造更安全的法治环境,构建监管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起点与基础。
综上所述,区块链司法应用作为数字法治建设的新引擎,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在司法领域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持续优化和完善区块链司法应用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规范,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司法实践的深层次地融合。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成熟,以及司法改革的持续推进,区块链司法应用将在数字法治建设中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助力构建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系。
(本文系2023年度湖南省社科评审委课题“区块链技术在检察公益诉讼证据领域的应用研究”XSP2023FXC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刘作凌,湖南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罗征宇,湖南工商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