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新规加强电子计价秤计量监管 包庇纵容“鬼秤”最高可罚十万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新修订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消费者所购商品,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经复核发现短秤缺量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集市主办者发现经营者从事计量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而不制止,或者包庇、纵容的,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电子计价秤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对电子计价秤的计量监督管理,特别是对集贸市场等电子计价秤使用重点场所的监管,对确保贸易公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近段时间社会广泛关注、反映强烈的“缺斤短两”“鬼秤”问题,深入开展了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活动,并通过加强日常监管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完成了对部门规章《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修订,并且出台了《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型评大纲》)和《电子计价秤检定规程(试行)》(以下简称《检定规程》)两项计量技术规范,旨在完善电子计价秤相关制度建设,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2024年5月16日,有江苏省连云港市网民发布视频称,在海州区某市场购物时发现一商户短斤少两,并被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抢夺手机。该事件迅速引发“连云港鬼秤”舆情,市场监管总局对此事件进行挂牌督办,同时也在全国全力推进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
集贸市场是电子计价秤使用的主要场所之一,亟需通过制定相关规章规范,进一步压实集市主办者责任,规范经营者行为,有效打击市场内使用作弊秤、“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办法》由原国家质检总局于2002年制定发布,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对其进行了条款修正。此次修订《办法》,主要是针对近年来集贸市场内不法商家“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现象,解决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计量管理制度建设,对《办法》内容不完备、与当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问题加以完善,进一步压实集市主办者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者行为、加大对相关计量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打击集贸市场内使用作弊秤、“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在强化集贸市场主办者主体责任方面,修订后的《办法》系统规定了集市主办者的管理职责,从计量制度管理、诚信体系管理、计量器具管理、交易行为管理等多个角度提出明确、具体实际的要求,规定集市主办者应当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做好集市定量包装商品、零售商品等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因计量结果产生纠纷时,集市主办者应当及时做处理,并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做好计量调解和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查处。
在进一步规范经营者行为方面,修订后的《办法》要求,经营者应当正确、规范使用计量器具和法定计量单位,对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应当定期送检。鼓励集市主办者建立违法失信经营者红黄牌警示制度,将经营者计量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在集市中予以公示;对计量失准拒不整改或者计量失准仍强买强卖的经营者,可根据合同约定和有关管理制度的规定追究违约责任直至清退出集市。
在加大对相关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力度方面,修订后的《办法》规定,消费者所购商品,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经复核发现短秤缺量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经营者租赁期满的,也可以向集市主办者要求赔偿,集市主办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针对集市主办者监督不到位的行为,明确规定集市主办者发现经营者从事计量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而不制止,或者包庇、纵容的,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在民生计量方面,监管部门对电子计价秤、加油机、民用“三表”等计量器具实施法制管理,确保其量值准确可靠,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检测验证,保护众多购买的人的合法权益,都需要依据计量技术规范来具体实施。计量技术规范的种类有很多,包括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计量校准规范等。
目前,我国对电子计价秤的主要技术规范包括《非自动衡器通用技术方面的要求》《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这两项在用计量技术规范适合使用的范围较广,不限于电子计价秤,针对性不强,且防作弊要求较为原则,难以满足对电子计价秤监管的需要。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当前国内电子计价秤生产和使用现状,认为有必要专门针对电子计价秤制定型式评价大纲和检定规程。为此,《型评大纲》和《检定规程》适时推出。新的技术规范针对电子计价秤的独有特点和现状,着重增加和强化了电子计价秤防作弊和产品信息可追溯相关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核查措施、测试方法、判定准则。
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刘洪彬介绍说:“新技术规范实施后,我们始终相信可以有效强化国内电子计价秤产品防作弊性能,优化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据了解,此次发布的两项计量技术规范重点增加了“开壳锁机、授权解锁”和“唯一性信息核查”两项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强化规范了“三码一封”技术方面的要求,优化了计量检定项目和方法。
“‘开壳锁机、授权解锁’的要求,解决了‘随意拆机、非法调整’的难题。”刘洪彬介绍说,此次计量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当电子计价秤的外壳被打开时,应启动自锁功能,解锁只能由被授权人员采用高保密性动态密码方式实现,以此来实现电子计价秤不能随意拆、不能随意调的要求,堵死拆机改装漏洞,阻断作弊实施路径。
“唯一性信息核查”要求,解决了电子计价秤产品真伪鉴别难题。刘洪彬表示,今后生产企业出厂的每台电子计价秤应具有唯一性身份信息(包括生产码信息、维修码信息等),强制检定和日常监管时,通过制造商提供的查验平台实现出厂唯一性信息与现场产品信息的一致性核查,核查不符的,则可认定为假冒或无证产品,阻止其进入市场。
“鬼秤”问题由来已久,有关部门治理多年,但欺客现象还是不时出现,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尤其是如今不少电子计价秤的“鬼秤”,改装作弊的手段非常隐蔽。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整治时间为2024年5月至10月,整治重点聚焦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等明显问题,健全电子计价秤生产、销售、维修、使用全链条监督管理机制,严厉查处生产、销售、改装、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计价秤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强调加强全链条管理,严格执行电子计价秤型式批准和强制检定制度,强化对电子计价秤销售、维修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流动摊贩等的日常监管;同时创新监督管理举措,加强对电子计价秤防作弊技术的攻关,推动电子计价秤防作弊技术升级进步。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明和记者说,北京市积极顺应智慧监管的改革思路,充分运用数据比对分析、大数据筛查等现代技术方法,积极推行以风险监测、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制定实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非现场监管业务操作指南》和《网络销售作弊计量器具非现场监管操作指南》,利用北京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信息系统等开展大数据筛查,通过综合监管e码查系统下发计量器具非现场监管核查任务,形成市、区、所三级联动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监管覆盖面和靶向性,推动计量监管进一步提质增效。
此前商家使用“鬼秤”等计量工具,就算被查处,相关的处罚也是“不疼不痒”,和其违法收入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副司长王火旺表示,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修订后的《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规定经营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构成欺诈的,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退一赔三”规定,通过民事赔偿相应的责任倒逼经营者规范经营。
明确“退一赔三”,既对不法商家形成震慑,也更好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让不法经营者在使用“鬼秤”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公权要解放犹太资本“平台自治”殖民地,反对垄断平台压榨,掠夺,收割。夺回市场经济自主权。夺回网络交易的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 平台自治,意味平台对我国网络销售市场,具有无限支配管辖惩处权力。 这简直是无上天大的经济统治权力。 平台规则就是网络交易的基本法,事关国民财富与价值分配的根本遵循。国人的经济命运,不能置于犹太资本大山的无限掠夺倾轧之下。
广西男子扫墓时掏出刮刮乐,刮出10000元大奖,当事人:刚开始刮出4000元,我赶紧给祖宗磕头,又刮出6000元
广西男子扫墓时掏出刮刮乐,刮出10000元大奖,当事人:刚开始刮出4000元,我赶紧给祖宗磕头,又刮出6000元
当地时间4月5日,2025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瓜达拉哈拉站比赛场馆内,中国跳水队运动员全红婵在女子十米台决赛夺得银牌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一起听听她说了什么吧。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频频表态,称美国政府4月2日起将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并针对特定行业征收额外关税。此举引发广泛批评。特朗普表示,目前关税计划已经制定。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该计划不会包含任何豁免条款。
4月4日上午,韩国就尹锡悦弹劾案作出宣判,8名宪法法官一致认为,尹锡悦严重违反了宪法和法律,宣布尹锡悦被罢免。4月4日,在韩国首都首尔,韩国代理院长文炯培宣读尹锡悦弹劾案裁决书。
睡觉也有最佳“黄金时间”不是11点 也不是12点(人民日报)#睡觉 #熬夜#肥胖
关税阴云笼罩全球市场!4月7日,美股期货全线,国际油价暴跌,黄金跳水,日韩股市重挫。(每日经济新闻)
4月5日,江苏,#开车途中偶遇“飞马” 仔细一看原来是风筝 拍摄者:当时正在收线万次播放
对等关税9日生效,美民众破防,恐慌囤货,中国商品在美国超市被抢购一空。全美上演1200多场抗议活动反对特朗普各项政策。(剪辑:祁泉)#关税 #特朗普关税大棒 #关税在即美国人疯狂囤货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不断讨好美国“倚美谋独”的当局被狠狠打脸——台湾地区被加征32%关税。靴子落地,台湾民众怒斥:台积电白给了,武器白买了,结果还被美国征收32%高关税。
缩水的“校园餐”,肥了谁?为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存在的明显问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山西省纪委监委通过深挖案件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对发现的制度漏洞和机制“梗阻”,针对性地提出促改促治措施,推动从个案查处、重点惩治向系统施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真正让“校园餐”成为阳光餐、放心餐。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